律师加盟 法律咨询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法律网 >> 刑事行政 >> 法律常识 >> 正文

什么是融资?什么是融资诈骗?融资诈骗的形式

编辑:上海律师 来源:上海法律网 点击进入:法律咨询热线

什么是融资?什么是融资诈骗?融资诈骗的形式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作为企业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机构、了解金融市场,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企业必须与之打交道。199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柏龙主编了一本《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总书记做了批语:“我希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企业领导干部,都要学一些金融基本知识。”江总书记还说:“如何运用金融这个经济杠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这就昭示我们,如果不了解金融知识,不学习金融知识,作为搞经济的领导干部是不称职的,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也是不称职的。为此,我想简要地介绍一些金融的基本知识,与大家一起学习。金融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

融资方式:

第一种是基金组织,手段就是假股暗贷。所谓假股暗贷顾名思义就是投资方以入股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投资但实际并不参与项目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从项目中撤股。这种方式多为国外基金所采用。缺点是操作周期较长,而且要改变公司的股东结构甚至要改变公司的性质。国外基金比较多,所以以这种方式投资的话国内公司的性质就要改为中外合资。

第二种融资方式是银行承兑。投资方将一定的金额比如一亿打到项目方的公司帐户上,然后当即要求银行开出一亿元的银行承兑出来。投资方将银行承兑拿走。这种融资的方式对投资方大大的有利,因为他实际上把一亿元变做几次来用。他可以拿那一亿元的银行承兑到其他的地方的银行再贴一亿元出来。起码能够贴现80%。但问题是公司帐户上有一亿元银行能否开出一亿元的承兑。很可能只有开出80%到90%的银行承兑出来。就是开出100%的银行承兑出来,那公司帐户上的资金银行允许你用多少还是问题。这就要看公司的级别和跟银行的关系了。另外承兑的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根据国家的规定,银行承兑最多只能开12个月的。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只能开6个月的。也就是每6个月或1年你就必须续签一次。用款时间长的话很麻烦。

第三种融资的方式是直存款。这个是最难操作的融资方式。因为做直存款本身是违反银行的规定的,必须企业跟银行的关系特别好才行。由投资方到项目方指定银行开一个帐户,将指定金额存进自己的帐户。然后跟银行签定一个协议。承诺该笔钱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挪用。银行根据这个金额给项目方小于等于同等金额的贷款。注:这里的承诺不是对银行进行质押。是不同意拿这笔钱进行质押的。同意质押的是另一种融资方式叫做大额质押存款。当然,那种融资方式也有其违反银行规定的地方。就是需要银行签一个保证到期前30天收款平仓的承诺书。实际上他拿到这个东西之后可以拿到其他地方的银行进行再贷款的。

第五种融资的方式(第四种是大额质押存款)是银行信用证。国家有政策对于全球性的商业银行如花旗等开出的同意给企业融资的银行信用证视同于企业帐户上已经有了同等金额的存款。过去很多企业用这个银行信用证进行圈钱。所以现在国家的政策进行了稍许的变动,国内的企业现在很难再用这种办法进行融资了。只有国外独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才可以。所以国内企业想要用这种方法进行融资的话首先必须改变企业的性质。

第六种融资的方式是委托贷款。所谓委托贷款就是投资方在银行为项目方设立一个专款帐户,然后把钱打到专款帐户里面,委托银行放款给项目方。这个是比较好操作的一种融资形式。通常对项目的审查不是很严格,要求银行作出向项目方负责每年代收利息和追还本金的承诺书。当然,不还本的只需要承诺每年代收利息。

第七种融资方式是直通款。所谓直通款就是直接投资。这个对项目的审查很严格往往要求固定资产的抵押或银行担保。利息也相对较高。多为短期。个人所接触的最低的是年息18。一般都在20以上。

第八种融资方式就是对冲资金。现在市面上有一种不还本不付息的委托贷款就是典型的对冲资金。

1月21日,姚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发出商务函解释后,就再也没有收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北京代表处的任何消息。至此,他终于明白,自己受骗了。

“这是一家非常高明的骗子公司。”4月20日,姚元在电话中不无伤感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姚元是一家西部公司的董事长。2006年3月,他为开发一个新项目成立公司,并开始四处融资。2006年5月,当时姚元的助手在一个招商网站上看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的宣传后,主动发了一封自荐信。

电话没过几天打来了。这家美国公司对姚元的项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承诺可以先投资然后再帮助海外上市。“这套说辞打动了我,未来海外上市是我特别看重的。”姚元回忆最初接触时,虽有戒心,但这家公司承诺会给他投资近十亿元。他动了心。

冲着这个美妙未来,姚元数次前往北京与该公司接洽。2006年7月份,姚元终于决定在《中外合作意向书》上签字。意向书明确了投资金额,也提出了投资前提———完成律师调查和项目分析报告并获总部批准。

这时就产生了各种名目的中介费。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指定律师调查要委托给北京浩东律师事务所,费用4万元;制作《项目投资安全与增值潜力分析报告》同样指定给亚太创富投资顾问公司,费用20万元。

姚元心有戒备,向业内朋友打听这个程序和价格是否合理。“得知基本合理后,我仍提出自己找律师事务所和评估公司。这个要求被拒绝了。争执不下间,他们让先做律师调查,并承诺共同承担律师费。”姚元说他当时就做了个让步。

2006年9月,北京浩东律师事务所律师邢立民前去姚元的公司考察。邢立民详细察看了项目所在地、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文件。在姚元看来,一切既规范又严谨。

浩东律师事务所开具的《资信调查报告书》也充分肯定其公司“具有实施法律所规定的经营条件,且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收到律师报告后马上给姚元发去了《专案立项通知函》,称将予以专案立项。

“我比较相信律师的公正性,这两份文件给我吃了定心丸,诱导我一步步走了下去。”姚元告诉记者。

恰在此时,这家公司又告诉姚元,它刚刚参与协办了北京市发改委主办的“中小企业(行情论坛)境外上市融资培训”,这使得姚元更加坚信不移,“北京市发改委,还能跟骗子合作?”

一切顺理成章,双方于2006年11月签订了《中外合作合同书》,签合同的当天下午,根据合同约定,姚元又拿出了20万元制作分析报告。这一次,他没有任何犹豫。

变故突如其来。分析报告刚刚递交,这家公司就发来一份商务公函,提出了4点意见,要求姚元在十个工作日内提供另外四份文件,否则终止合作。

姚元惊觉不妙,“一开始我就强调,根据法律,中外合作企业的立项手续必须双方共同提供证件、共同申请。怎么临到最后,却让我们自己申请?”

这家公司再次来函称,“双方对‘合作’的理解有误,是在已有项目基础上合作,而非建立新的合作企业。鉴于你方无法按时提供,决定终止合作。”

这就等于给姚元的融资梦判了一个死刑。“他们以合法的身份和程序,诱导我们支付了大量中介费用,最后却以不合法的、他们早知我们无法实现的要求为由而终止合作,这实质是诈骗。”回想整个融资过程,姚元后悔不已。

姚元并不是第一个受害者。张子泽是一位曾在美国工作数年的福建华侨,他在安徽有一个项目,2006年6月开始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北京代表处接触。“可能因为我屡次提及各类融资诈骗,所以前期他们并没有让我做律师考察和分析报告。”张解释道。但当这家公司通知他融资成功,并且“为了保证第一笔融资款的安全”必须做担保时,“身经百战”的张子泽马上意识到这可能仍是个骗局。

虽然只被“骗”了7000元,但因为“咽不下这口气”,张子泽从2006年12月底开始在网上开博发帖,披露“骗局”。

铺天盖地的帖子攻势下,一些企业终止了合作,一些企业加入了斗争,他们都曾花费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但无疾而终。这些企业的经历,更坚定了张子泽的判断。

神秘的美国公司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是否真如姚元和张子泽所断定,是一家精心伪装的骗子公司呢?

2007年4月18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该公司的办公地点———外交公寓12号楼3层,“外交公寓”是几个容易让普通中国人浮想联翩的字眼。正是这个富有意味的办公地点,加上豪华大气的装修和似是而非的名号,让中小企业家们深信不疑、前仆后继地掏出腰包。

但此时,这家公司大门紧闭,牌子也摘了下来。门内可见前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布什的头像,两侧插着中美两国国旗,依稀可见当初的气派。一眼望去,其他房间空空如也,办公人员只剩下一位前台小姐和一位后勤工作人员。他们告诉记者,公司的商务代表平时不坐班。

如今,这家公司的官方网站www.nasdaqbj.com已经无法打开,提示信息为网址过期。所幸在搜索引擎上还是留下了这家公司的丰富信息。看起来,这似乎是一家实力雄厚、业绩卓著、异常活跃的公司。这家公司的中方代表名叫李崇瑞,自称是美国国际WTO大学教授。

他们在一些招商网站上这样介绍自己:“公司成立于1988年,注册于特拉华州,在纽约和洛杉矶都有办公室,员工有近两百人,掌控18亿美元基金,2006年进入中国。”

同时该公司还发布了一系列如“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与华信软件集团赴美上市的签约仪式”之类的新闻来宣传自己的业绩。在很多推广网页上,这家公司都将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网址和自己的网址列在一起。

记者在随后几天的调查采访中,很快发现这家公司存在许多疑点。

记者在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联系后得知,2006年年底,在获悉这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的一些做法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法律部曾要求他们不得以纳斯达克的名义开展融资活动。“我们与这家公司没有任何合作关系。”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徐光勋强调。

2007年4月18日,记者与华信软件公司联系发现,所谓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与华信软件签约赴美上市完全就是谎言。据华信集团证券部总监宫兆英回忆,“发布会时他们不请自来。之前我们曾洽谈过海外上市事宜,但他们介绍的上市程序与常规相悖,令人起疑。而且他们声称是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代表处,但我得知纳斯达克当时根本没在中国设办事处,于是建议董事长终止洽谈。”

2007年4月20日,原《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庞瑞峰在美国调查发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服务公司注册日期是2005年7月,并不是所谓的1988年。特拉华州也是美国最容易注册公司、优惠政策最多的一个州。他发现这家公司无论是唬人的名号,还是运作的手法都与他三年前报道的美国世行集团融资黑幕如出一辙———2004年9月,本报先后发表了《美国世行集团融资内幕调查》和《再揭美国世行集团融资黑幕》。




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