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加盟 法律咨询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法律网 >> 上海法规 >> 正文

市委宣传部等印发《上海市文教结合2015年工作要点》

编辑:上海律师 来源:上海市政府 点击进入:法律咨询热线

沪教委办〔2015〕7号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文教结合201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文化(广)局:

  现将《上海市文教结合201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按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文教结合2015年工作要点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2015年3月5日

附件

上海市文教结合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本市文教结合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要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教育协同发展的主线,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紧密合作、协同发展,主动服务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工作目标

  坚持“创新思路,打破围墙,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思路,更加注重整体设计和系统思考,更加注重各项文教结合工作的协调联动。重点围绕加大文化人才培养、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文化保护传承、助推教育出版事业发展等领域,加快推进落实,努力完成《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依托“六进”机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教材。加快编撰和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系列教材。修订完善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各学段、各学科。

  进课堂。深入开展“大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非遗进校园”“学子非遗展馆行”活动和非遗慕课及课程开发。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试点引入“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小学舞蹈专项化”探索与实验,搭建建筑、文物修复等专业实训平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进一步推进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继续举办大学生话剧节,支持高校开展校园原创话剧创作。

  进课外。深入开展“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继续评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和基地、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学校”“走进艺术之门”上海青少年社区实践机制建设。启动上海市学生民族乐团建设,打造“民乐育人”品牌。支持复旦大学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博物馆、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博物馆等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开发上海高校数字博物馆网上平台,挖掘高校博物馆在现代高等教育育人体系中的价值,发挥其在学习型社会和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进网络。依托“易班”学生互动社区,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机制和途径。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进一步加强“线下”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声音和教育故事正能量的传播形式、途径和载体,促使主流媒体引领的正确价值导向深入基层、深入校园,使思想和文化传播融入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对智能化、数字化、新媒体发展研究,利用好“上海教育”“教师博雅”“博雅社会大课堂”“文教结合”网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学生互动社区信息服务和思想引导功能,努力营造“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放大”的信息化环境。着力打造学校艺术教育创新载体“艺术课堂”。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教育资源,推进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探索文化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新形式和新路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进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强化对教师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研与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师市级共享课程体系平台,建立一批师德与素养类教师培训课程。建设一批德育实训基地。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开展艺术类专业教师与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团队结对帮扶。组织首届上海市中小学艺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支持高校引进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兼职开设系列文艺讲座,带动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进评价体系。深入贯彻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凸显对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等方面的过程考核。完善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机制,重点做好学生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记录。

  (二)探索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引进新机制,加大顶尖艺术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开展高端紧缺文化人才需求调研和规划。全面了解本市高端紧缺文化人才现状,结合本市文化繁荣和高校艺术类学科建设需求,通过大师工作室、“东方学者”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探索“海漂”落户和“北漂”落户等优秀人才服务本市文化繁荣和高校学科建设的新机制。强化文化、人社、教育等部门紧密协作,研究编制本市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全面推进文化软实力和高校艺术学科建设发展。

  探索构建国内外优质文化资源引进平台。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分院建设与发展。持续引进海外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音乐职业学校和上海格莱美培训中心办学工作;推动上海科技大学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开展合作,支持东华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建“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

  强化文教协同培训培养艺术人才的机制。深入实施“艺汇上海——上海校园新锐艺术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落实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继续推动“上音—大剧院艺术中心实践基地”,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上海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上海乐队学院等的建设。全面实施“京剧麒派人才培训后五年计划”。依托上戏、上音举办文艺紧缺人才培训班,通过专家授课、舞台实践等方式提升专业技能。

  重点支持和推动建设上海美术学院。按照本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总体思路,依托现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办学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学科水平结构,建设运行机制相对独立、办学定位聚焦高端的上海美术学院,努力发展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峰学科方向和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的支撑学科点,加快提升艺术学科建设水平和高端人才培养水平。

  (三)进一步整合文教优质资源,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进一步提升校外文化艺术教育服务能力。加强校外教育实践资源整合,着力强化文史、艺术等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条件具备的博物馆、艺术馆等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开展现场教学;通过校内校外业务对接、活动对接、评价对接等途径和渠道,大力提升校外教师指导能力,完成被列入“上海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场所“教育专员”的全覆盖培训。

  构建学生校外文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记录机制。进一步扩大电子学生证在全市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中的应用范围,引导学生及其家长运用学生电子学生证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家庭护照”开展校外文化艺术教育实践,通过对现场教学、场馆体验、学生场馆志愿者讲解员经历、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志愿艺术指导实践经历、课题研究等活动的记录,客观展现学生校外文化艺术教育体验过程,使之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创新发展。依托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推动其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有效对接。优化“在校大学生进剧场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工作机制。开展“祖国颂”主题教育、“大师”系列校园剧、“青春放歌”文化志愿者交流、百场昆剧进校园、大学生原创音乐大赛、“校园E文化”网络创建、网络剧微电影进校园、“书香进校园”、上海语言文化进校园、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文化资源配送等系列创新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

  深入实施艺术教育彩虹行动计划。以义务教育舞蹈课、高中戏剧课为突破,推进中小学艺术类课程改革;健全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合唱团及其联盟运行模式,建设学生高水平艺术团队,适度扩大学生艺术团项目和人员规模,进一步优化设点布局,重点发展传统文化类艺术团;鼓励艺术院校与艺术特色学校建立合作机制,拓展艺术后备人才的选拔机制。

  进一步加强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建设。建设上交、上音、歌剧院学生艺术教育基地,依托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海派连环画中心、刘海粟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以及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建设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平台,提升青少年艺术实践能力。支持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海洋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等重大文化艺术项目建设,带动和服务文化、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支持高校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依托文化领域的专业力量提升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水平

  支持若干高校高端学术期刊发展。推进实施上海高校学术期刊质量提升计划,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相关版权国际合作项目和“走出去”战略翻译项目,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水平。

  支持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本市高校一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科技攻关及重大学术研究成果出版项目。

  加强版权产业促进和法制建设。在教育系统积极推进版权知识宣讲,开展版权普及教育。面向在校大学生及版权从业人员提供版权经理人、版权贸易、版权保护等专业化版权培训。开展版权产业政策法制,特别是与经济、金融领域融合等政策研究。

  (五)加强规划与评估,促进文教结合工作长效发展

  编制第二期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启动文教结合工作专题研究,重点围绕人才培养和引进、扩大意识形态影响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智库建设、依托文化领域的专业力量提升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水平等主题,发布重点课题研究指南,吸引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等研究力量开展研究。依托研究成果,编制第二期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加强文教结合工作绩效评估与监督检查。健全文教结合工作制度和机制,严格预决算制度,明确绩效目标。定期开展文教结合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督查,努力实现组织协同高效、项目落实到位、资金运行安全、执行过程规范的管理目标。




广告链接